五大傳承歷史-3/4

  接下來我們就要談到噶舉傳承的歷史,這跟其它的三個教系是一樣的,也就是它們的淵源在當時是相同的。詳細來談的話,噶舉傳承主要的兩個淵源是 由馬爾巴跟客竹瓊波那究兩位上師。這兩位上師,到印度去從那若巴祖師和那若巴的姊姊那裡所學習法要,他們同時 也在印度跟當時印度的許多大師學習很多不同的法要,他們的傳承稱為噶舉,是延續當時印度四個主要的流派。昨天,仁波切已經為我們介紹到香巴噶舉的傳承,香巴噶舉跟噶瑪噶舉在法要的淵源上可以說是十分接近的。但是今天我們主要想提的就是噶瑪噶舉的傳承。馬巴噶舉這個傳承,事實上得自於由帝洛巴祖師從許多上師那邊習得的法要,而傳到那若巴,再出那若巴傳到馬爾巴,然後出馬爾巴帶入到西藏。這個由印度四個支流學回來的法要,在藏文裡面叫做「克習居巴」,「克」是口傳的意思,「習」的意思是四,就是指四個傳承的流派,也就是從這四個支流,帝洛巴祖師修習之後,獲致了開悟;開悟之後,他直接由佛陀處接受法教,所以我們稱它為遠傳承與近傳承。所謂 「遠」的傳承。這是指「克習居巴」,「近」的傳承,則指直接由佛陀處領受法教。所以帝洛巴是在學到這些法要之後開悟,他再透過自己的修持而親見了整個四派法要的傳承上師,跟金剛總持,所以他同時也得到了所謂的「近」 傳承的法要。金剛總持是佛陀法、報、 化三身的合一,佛陀是永恆的,是超越一切限制的。帝洛巴他自己曾經說他的上師是金剛總持,有些人因此說他沒有上師。這事實上是一個錯誤的理解,事實上,他確實有遠傳承的上師,及能夠得到親見祖師的近傳承的上師。帝洛巴上師繼續把傳承交給那若巴,那若巴再傳給馬爾巴。馬爾巴則有非常多的上師,他自己曾說他有大約超過一百個以上的上師,以上是整個馬巴噶舉傳承的歷史。

  接下來要比較詳細的介紹噶舉傳承。馬爾巴有很多個弟子,在眾多弟子中,有四位主要的弟子,其中有三位領受到有關佛法的哲學、佛法的開示這方面的法教。另外一位則領受到所有修持法門的法教。四者之三所領受的叫作「謝舉」,「謝」是教學與口授的意思。四者之一領受的叫作「竹舉」,他就是密勒日巴。密勒日巴是位在當世成就者。馬爾巴在當時描述密勒日巴為什麼有這樣大成就,在於他有兩個很特殊的 特質,第一個特質是密勒日巴有無量的虔敬心和不可動搖的虔敬心,他非常地虔誠。第二個特質是他毫不動搖的精進修行,不管任事情都無法阻攔他的精進修行。比如說他在山洞中禪修,當時他幾乎沒有食物可吃也沒有飲料可喝,這樣修持了許多年,他就靠著喝雨水,及吃洞外長的植物(譯註:如瓊麻)維生,他完全未把注意力放在舒適的生活上,別說是舒適生活,就連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他都不去在意,如此惡劣的環境,他卻從來沒有生過退心,從來沒有停止精進地修行,透過這兩個特質,他有這麼高的成就。密勒日巴有許多弟子,其中有十五位主要的弟子,有八個是惹巴」,意思是禪修者,他們穿著很單薄的棉衣,在西藏這麼冷的地方,很精進地修行。另外尚有三位證悟的男 弟子及四位證悟的女性成就者。在這麼 多的弟子中,有兩位很殊勝的弟子把密 勒日巴的傳承往下傳遞,分別是惹瓊巴 和岡波巴,一個是「月」,一個是 「日」,惹瓊巴是「月子」,岡波巴是 「日子」,岡波巴是比丘,惹瓊巴是白 衣,是「惹巴」。

  密勒日巴兩位延續傳承的弟子中,「日子」岡波巴,使「馬爾巴噶舉」很興旺地傳下去。他有三位主要的弟子,後來形成「馬巴噶舉」所謂「四大八小」中,「四大」的其中三個傳承,就是由岡波巴這三位弟子所建立。我想大家都已熟悉四大八小。四大是指第一代傳承,八小則指第二代傳承,並非傳承有大小或高下之別。岡波巴這三位弟子各從不同地方前往東藏的「八蚌」一地朝聖(即今日八蚌寺所在地,泰錫度仁波切就駐錫在那裡),三個人在那裡不期而遇,就互相互問到「你要到那裡去?要去作什麼?」,結果三個人的回答都是「我要去岡波巴大師那裡,去向他學法」,後來他們學習到完整的法要並獲致極高的證悟,而各自傳下「四大八小」的其中三大。這三大傳承的名稱一個是由帕木竹巴傳下「帕竹噶舉」,(舊譯為「帕木噶舉」),二是由拔戎巴傳下「拔戎噶舉」,三是由杜松欽巴(即第一世大寶法王)傳下「嘎瑪噶舉」,另外「四大」中的第四個傳承,則是由岡波巴的家族中,有一位叫岡波措臣寧波的親戚所傳下的,再傳弟子香測巴,此名為「測巴嘎舉」噶(舊譯「蔡巴噶舉」)以上是岡波巴裔(嫡)傳的四大。而剛剛提到「四大」中「帕竹噶舉」的帕木竹巴,有八位主要的再傳弟子,分別傳下,八個傳承(即「四大八小」中的「八小」)。藏語中「千息瓊傑」,「千息」是「四大」的意思,「瓊傑」是「八小」的意思。「四大八小」的「大」的意思並不是比較大、比較重要的,「小」也不是比較小、比較次要的。而是由歷史上,先有「四大」傳承,再由「四大」中的「帕竹噶舉」衍生出第二代的「八小」傳承,這好像是兒子傳給孫子,或是女兒傳給孫女。「四大八小」是基於這一歷史淵源,而非孰較重要,孰較次要。

  由「帕竹噶舉」衍下的「八小」傳承,其名稱分別為第一是「止貢噶舉」,第二是「達瓏噶舉」,第三是「綽浦噶舉」,第四是「竹巴噶舉」,又稱「玲瑞噶舉」,但以「竹巴噶舉」一名比較常用,第五是「莽巴噶舉」,第六是「耶巴噶舉」,第七是「耶桑噶舉」,第八是「修色噶舉」(以上所譯,與中文「了義炬」一書之譯名略有不同) 噶舉傳承另外有許多分支,例如噶瑪噶舉還有兩個分支,分別是「念多噶舉」跟「梭瑪噶舉」。除了「日子」岡波巴之外,「月子」惹瓊巴也傳下「惹瓊涅舉」,也衍生出很多分支,名稱太多了,這裡只舉出「念宗涅舉」跟「夏魯」兩個為例,此外尚有很多,便不再詳述。

  以上介紹了整個「瑪巴噶舉」傳承分支的歷史。在「噶瑪噶舉」的「皈依境」中,我們可以看到「黃金念珠」傳承,這個無間的傳承是「噶瑪噶舉」傳承的精要傳承,除此之外,尚有「菩薩道」的傳承,「大手印」的傳承。附帶提到:「大手印」傳承跟「黃金念珠」傳承,除了在開始點上有些不同外,其後便完全一樣了。此外還有比丘的傳承「小乘戒律」,及種種灌頂、密續的傳承等等,而以「黃金念珠」傳承為主要。整個噶瑪噶舉傳承,其每一細部的法教,都是以釋迦牟尼佛開悟後所傳下的法教為淵源,無間斷地傳續到今日。「黃金念珠」所傳下的法要、開示、修持法門等等,是整個傳承的心臟。「黃金念珠」在藏文裡叫「噶舉色聽」,「噶舉」就是指噶舉傳承,「色」是黃金之意,「聽」是「聽瑪」指唸珠一般。也就是噶舉傳承的精要。

  至於噶舉傳承的駐錫地,「瑪巴噶舉」的主要駐錫地有「洛、梭、瓏」,「洛札」位置在今日不丹和西藏的邊境,另外還有密勒日巴閉關時,所住約六個很殊勝的洞穴。在一千年前,整個噶舉的主要駐錫地有三個寺廟,分別稱為「德桑」、「貢由」、「帕松」,但在距今日三百年前,演變成今日兩個主要的寺廟,即「祖普寺」與「八蚌寺」。祖普寺一直都是傳承裡精神導師 大寶法王噶瑪巴的駐錫地,所以是噶瑪噶舉傳承最重要的寺廟。八蚌寺則位於東藏,是噶瑪噶舉第二重要的寺廟。在二百年以前或更早,是剛剛所提的三個寺廟,但其中有一寺廟因為種種原因,已幾乎變成另外一個傳承的,其二則融入其它寺廟,只剩下當時的祖普寺,與後來的八蚌寺,成為今日兩個駐錫地,此外尚有上百個主要的大寺廟,還有更多的小寺廟。

  距今四十年前,西藏的佛法遭受到很大的阻撓和斬斷,許多上師都流亡在外,因此在世界各地又建立許多新的寺廟,比如說 大寶法王噶瑪巴在錫金、不丹及美國許多國家,都有新寺廟的建立。

  接下來介紹有關 大寶法王噶瑪巴的事蹟。噶瑪巴的地位與重要性,不僅在噶瑪噶舉,或是整個噶舉、乃至所有金剛乘傳承中,是非常重要、非常殊勝的。因為他的降世,早在釋迦牟尼佛便有預言,而蓮華生大士也有預言,甚至二十一世噶瑪巴的轉世化現,每一世的名稱,連華生大士也已經預言,所以整個噶瑪噶舉傳承是非常殊勝的。

  還有一點值得我們重視和瞭解,就是在整個佛法的原則下,我們相信確實有轉世這件事,當然在歷史上也曾記載到過去某些藏王是文殊菩薩或是觀世音菩薩的再來人。但這個轉世的觀念成一個運作的制度,是由第一世 噶瑪巴轉世成第二世噶瑪巴時開始的。在此之前,西藏並沒有轉世制度存在,而是由第一世噶瑪巴轉世成第二世時,此一制度才開始,由第二世噶瑪巴繼承前一世的名稱、也延續了前一世的佛行事業。在金剛乘裡「轉世上師」制度的建立,噶瑪巴是第一位,是非常殊勝,且重要的。

0 意見: (+add yours?)

張貼留言